临近期末烧烤与情感记忆之间的联系,孩子烧烤与情感记忆之间的联系的学习越来越紧张,很多家长也跟着着急焦虑起来,有时候,不恰当的方法反而给孩子帮了“倒忙”。本文整理了孩子复习的误区、家长陪伴中要避免的错误、老师给家长的建议等等,帮助家长缓解焦虑、助力孩子考试顺利。
中小学的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到了,期末考试虽说不像中高考那么备受关注,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,考前这几天也确实需要个不大不小的“冲刺”。如何有效利用时间,提高复习效率?考试前最后这段时间,学生、家长应该注意哪些事项?来听听中教君的总结和一线老师的建议。
期末复习,孩子家长容易掉进这些坑
学生在复习中的5个误区
第一、只做难题,忽视基础。
有的孩子在复习中大量地做难题。但其实,科学拟定的试卷都是难易结合的,卷面上并没有那么多难题,而是以基础知识为主,即使是有难度的问题,分值也会控制在一定范围内,所以千万别为了芝麻丢西瓜。
第二、加班加点,挑灯夜战。
有些孩子很看重成绩,会在最后这几天抓紧每分每秒学习,有的甚至挑灯夜战。其实,在孩子复习时,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劳逸结合,有张有弛,合理安排复习科目和时间,让大脑得到适当休息,使其保持思维活跃性,这样才有助于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。
第三、临阵慌,满眼全是不足。
有些孩子,平时成绩虽然还可以,但就是不太注意学习中潜在的不足。临近考试,才发现还有一些问题理解得不透彻、掌握得不牢固,很多题目都不会做等等。开始慌作一团,连忙给自己布置一大堆新任务,重新学习一大堆知识。这种反应不仅会影响到已有知识的巩固和复习,还可能会影响到对自己的信心。
其实期末考试只是一个阶段性考试,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存在这样的现象,不妨告诉孩子,与其慌乱备考,不如记住这种平时得过且过的态度,下学期立即改正。
第四、偏爱模拟,过往错题重视不够。
有些学生在复习中,喜欢一套接一套做模拟卷,然后自己打分,好像提前就能知道期末的成绩一样。把平时辛辛苦苦总结的错题放在一旁,认为都是平时考过学过的,不可能再考,所以没有价值。
其实,错题本此时不用更待何时?注意查缺补漏,将以前考试试卷中出现的错题进行订正、分类并及时改正,做到“题不二错”,也能在考试中出奇制胜。
第五、面面俱到,一味求全。
语文诗词,从头到尾背一遍;英语课文,从头到尾背一遍……每天弄得很紧张,好像复习得全方位无死角,问题却可能就出在面面俱到上。无论从全局的角度,还是从单科的角度,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。况且,由于试卷受卷面、考试时间的限制,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识点,必定是有重有轻,有主有次。所以一共要留意老师点播的重点内容,主次分清,复习效果才会好。
家长陪伴中要避免的错误
第一、过度关注:“全家的头等大事就是你的考试”
有的家长在孩子复习时,蹑手蹑脚地送去饮料,让孩子只管学习,什么家务劳动都不要干;有的家长想尽一切办法做很多好吃的让孩子吃,边吃边劝:“吃多了身体好,考得才会好”等等。这就会使孩子感到压力:如果考不好,对不起家长。
第二、强行拟定目标:“至少要考多少分、多少名”
不少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,爱把“至少要考多少分”“一定要考多少名”之类的话挂在嘴边。其实,到了这个时候,孩子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基本上已成定局,短时间内不可能有“质的飞跃”,不妨告诉孩子:“只要尽到最大努力就行了!”
第三、开导为名,火上浇油:“烦也解决不了问题”
很多孩子靠前的问题都是心理问题。家长要注意采取开放式的交谈方式,如当孩子说心烦时,如果你回答:“烦也解决不了问题”,孩子就觉得无言以对了。不如说“我能理解你考前的心烦,你感到最担忧的是什么?”这时孩子十有八九会进一步讲到某些具体的科目或具体的问题。
第四、焦躁转嫁:“你倒是用用功呀!”“到底有没有把握啊?”
孩子也知道马上就要考试了。家长没有必要反复说“就这么几天了,你给我努把力啊!”“怎么样?你到底有没有把握啊?”其实,这都是家长心理焦躁的表现,只是通过督促、警告等语言,把这种情绪宣泄出去,转嫁给孩子。不妨别再笼统地问孩子复习得如何,能得多少分,而是要问孩子需要什么具体帮助,有什么困难,你可以为他做什么等。
第五、饮食上下“猛料”:考前补猛料可能适得其反
期末考试之前两周,也是不大不小的“冲刺”,有些家长按照迎接大考的模式,给孩子改善伙食、补充营养。其实,考前每天都是大鱼大肉、山珍海味,孩子的肠胃并不一定习惯,弄不好,反而导致腹泻、不舒服、食欲不振等现象。吃得过饱,食物在肠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,脑内血液供氧减少,会导致大脑迟钝,思维不敏捷。所以日常的生活规律最好不要改变。
特级教师支招:高效复习可分三步走
特级教师魏书生为学生和老师们推荐了三段分步的高效复习法,值得收藏。来看看,现在的你进行到哪一段了?
第一段,全部学科的总复习
1、列出重要内容一览表
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,要把重要内容列成一览表,将其纵横关系整理清楚,做到一目了然。
一览表可以一张张分别做,也可以综合在一张大纸上。
对于那些需要背诵的、互不连贯的内容,则可以使用卡片来记忆。
这一阶段的工作,主要是整理一览表和卡片,在以后的阶段复习中,只要不时地加以使用便可以了。
2、消除疑点
在完成了“整理”工作后,就应开始实质性的复习了。这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。一般来说,这类问题大多是有关考试的“关键性问题”。一定要理解深透,如果能以这类问题为中心开展相互讨论,必然大有好处。比如讨论中,你无法扼要说明问题,这就表明你对那个问题仍未彻底掌握。
第二段,全力突破成绩不佳的科目
这一阶段主要目的,是突破成绩不佳的科目,但这并不是说其他科目可以丢开不管。
1、重点在于做练习
这个阶段的复习重点在做练习,以训练应用能力。像数学、物理等学科,可以使用习题集之类的书。所做的练习,要和教材的基本内容有关,并参照有关的一览表。
语文、英语等学科,要以教科书为中心,反复练习读法、译法、语法等。这些学科的知识范围较宽,复习时应把思路放开些,把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练习。
2、征服较差学科的方法
基础不扎实,却猛看各类参考书,或是做各种很难的练习题,不但浪费了时间,效果还不会好。关键是应真正掌握基本的概念、公式、定理等金年会客户端。
复习这类学科,最好是与一位擅长这些学科的同学一起进行,这有利于你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。
面对一门学科,你也不能平均使用力量,可以把了解的部分做一般的复习,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强薄弱环节上。
第三段,各科重点复习
临近考试的冲刺阶段,心情比较紧张,这时怎样复习效率高呢?
1、把教科书的整个体系印在头脑中
在复习的第三阶段,你可能已经将教科书的内容复习多次。但有些地方是花了很多时间重点复习过的,有些地方是轻描淡写一扫而过的,对全部教科书之间的联系,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。如果不把这些零散的知识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一体,临到考试,由于前后左右的相互关系不尽明白,就难以运用自如。
怎样才能将每门课的体系印在脑中?
你要把第一阶段整理的知识系统一览表拿出来,再专心地看一看,将内容按顺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记在脑子里。
记忆的时候,光看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,你至少要把重要的项目背出来,写在纸上。对总的线索有所了解后,其他内容顺藤摸瓜,按逻辑顺序充实,不必那么费劲就记牢了。
2、由近而远的复习策略
考试的最后冲刺阶段,一般人往往按考试范围的顺序,“由远而近”地复习,即先复习某一学科的第一册,从1、2、3、4页开始,再复习第五册、第六册。这样复习有好处,开始很用功、很周密。但也有的同学随着时间越来越紧,越往后,越松垮,最后匆匆结束。还有的一看时间不够用,便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,或干脆把后面部分省去,以“碰运气”的侥幸心理来对待考试。
其实,后面部分的内容和前面相比,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,难度也高,出题的可能性当然也大。既然如此,却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前面的内容上,便有些得不偿失。
另外,后学过的知识复习起来印象还比较深,回忆起来,比较省时间。
后学的知识,一般综合性比较强,常常牵涉到前面的知识,这样在复习后学的知识时,遇到以前学过的较模糊、拿不准的知识,再随时往前复习,容易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,两者都加深了印象。
来源:“中国教育报”
一起学习吧!